首页 >> 重要动态

发挥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2016-09-02    【浏览字体:     

4be2a2a.jpg

2015 年3 月28 日,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当今世界赋予中国的“大国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长期过程中, 教育交流与合作所肩负的责任不可忽视。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助力实现“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确定了“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包含经济贸易、区域秩序、人文交流三方面的内涵以及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然而,教育是“五通”的基础,尤其是“民心相通”的基础。“民心相通”既是“五通”的组成部分,又是其他“四通”的基础。沿线国家历史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各异,政治体制多样,地缘政治复杂, 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这些都体现出“民心相通”的重要性。因此,“五通”首先要“民心相通”。要实现“民心相通”,主要是通过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同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职能,可以通过其知识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探索和建设新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贡献宝贵智慧。由此可见,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不是服务于“五通”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而是整体性、战略性的。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勾画出了美好的蓝图,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也已经为许多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在2015 年8 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设想与建议,并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合作,促进中外劳动者技能提升是国际教育合作的最佳切入点。正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生建学同志所说:“合作开展跨境教育,合力培养共同需要的人才,成为当前重要的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其面对的共同挑战是民众的技能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些国家在教育方面与我国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具有相似之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口世界第一、人均收入世界排名五十多位的庞大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帮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其任务之艰巨不言而喻。面对这样巨大的挑战,如何去应对?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习近平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想上来。毋庸置疑,要想自身硬起来必须靠教育。因此,我们要本着多方协作、同耕同收、利益共享的理念,通过不断推动教育交流,发展好国内的教育并且吸收沿线国家教育对我有益的做法,共同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即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未标题-1.jpg

三、发挥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度大、范围广、灵活性强的独特优势

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机构可以发挥与国内国外、部际省际、学校与企业间多方协调的独特作用,尝试跨越多领域、多部门的沟通协商:

与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中联部及有关部委下属的相关协会、基金会、有关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发展规划部门等机关协商,取得各个部门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交流与合作重要作用的理解, 在各种项目实施中列入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提供其所需人力资源支撑的内容,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建立内部的多方合作机制。

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内企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为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提供支持,为高等院校及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寻找更多元的渠道。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以及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考察其对于人才需求的状况。联合国内的企业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为三方牵线搭桥,逐渐建成各方认可的协调机构。

从“大国责任”的高度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动国内高校与文宣部门的积极性,把“一带一路”建设同宣传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方针结合起来。

把教育、科研的国际合作同人文交流相结合,并与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相结合,在开展教育交流的内容中注入更加易于沿线国家人民接受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我国高校的“一带一路”交流项目,编写新的教材,培训一批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增强高校师生自身的文化自信。从而发挥教育国际交流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重要作用,增强使命感。

四、国内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可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求广阔发展空间

把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建设放到“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并寻求新的突破点,不失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新途径。在这方面,许多具有先见之明的大学与职业院校已经行动起来。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调整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科布局,大力加强非通用语种学科建设力度,新增尼泊尔语、索马里语、泰米尔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格鲁吉亚语、塔吉克语、亚美尼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达加斯加语、马其顿语和蒙古语等14 个语种,多措并举,成效初显。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 年来华留学生数据,2015 年在华外国留学生同比增长12%,受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影响,在保持生源国范围稳定的基础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力点。同时,“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老牌留学目的国正在被新兴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所取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将会成为核心稀缺人才,也将刺激中国留学生由英美等国家向沿线相关国家分散。因此,我国留学教育工作的改善和发展、政策指引下全国高校战略思维的转换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今后留学教育的国际合作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统计,经教育部批准的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多达90 多个,涉及14 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我国与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41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定。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展合作,启动“亚非地区研究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北外选派优秀学生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深造,攻读新建语种学位,其研修领域涉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等五大区域,涵盖人类学、政治学、语言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门类,并接受相应的亚非非通用语训练。北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和中外联合培养的模式,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培养从事理论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富于学术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再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贝宁建立了贝宁国际培训中心,培养培训中资企业发展所需的当地员工,带动企业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印尼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培训旅游人才等等。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等10 多个国家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邀请。

五、“一带一路”建设为多地建设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良好的区域性政治优势。以陕西省为例,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新欧亚大陆桥重要枢纽,陕西地理区位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科教资源雄厚,且自古崇文重教,具备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的独特优势。首先,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框架下,陕西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其次,以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合作为重点,鼓励在各自的优势学科或国际热点领域强化合作、汇聚人才、承揽项目,不断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其次,通过引进国外大学课程体系、海外高层次人才、聘任高水平外籍专家学者等方式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如2016 年5 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北大学等25 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共同承办的2016 丝博会暨第20 届西洽会“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在西安举行。通过举办“一带一路”法律、高等教育和经贸合作论坛,颁发陕西省首届“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举办合作办学和科研机构成立揭牌仪式,丝路特色服装展示和中国传统茶艺表演,开展文明对话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活动,为与会国家提供了包容的、开放的教育理念交流平台、教育项目合作平台和人文对话沟通平台。

六、多方协作、携手并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效益

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需要在各个部委、高校、职业院校和地方之间建立一条“内部丝绸之路”,将各种正能量有效地串联起来,首先需在内部共商、共建、共享,以形成有序高效、齐头并进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努力实现国内各大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提高企业及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提升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协调能力,建立相关领域和部门之间软性的协调合作机制。

建立“内部丝绸之路”,发挥教育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多方协作,齐头并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正是摆在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机构面前任重而道远的光荣使命!

(来源:《国际教育交流》杂志;作者:白刚,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顾问)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回复    总编介绍     网站地图     京ICP备05082117号

版权所有: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本网站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制作维护,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96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