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动态

“四个结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九个坚持”引领对俄教育交流合作

2018-11-28    【浏览字体:     

“四个结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九个坚持”引领对俄教育交流合作

作者:于继海(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理解“九个坚持”和扩大教育开放的内涵,紧密联系学习工作实际,需着重从以下方面着眼、入手。

一是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政治站位,校准工作定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全国教育大会用“九个坚持”梳理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因此,“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也是推进教育外事工作的方位和旗帜。作为教育部党组派驻到驻俄使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是要围绕目标,服务大局,带领教育处全体同志,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通过学习,把工作保持在党的十九大后的时间频道,种好“责任田”,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和新作为努力书写好教育对外开放“奋进之笔”。

二是结合学习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统筹两个大局,服务两个构建。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的外交工作就是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掌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牢固、稳定,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战略意义最突出的一组大国关系。中俄人文合作已经成为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运行时间最长、主题活动最多、务实合作最密切的机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秘书处设在教育部,中俄教育领域的合作是中俄人文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也是开展对俄教育合作的指导原则。我们深化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好国内外两种教育资源,调动中俄双方教育机构的积极性,推进语言互通,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在对方国家开展汉语和俄语教学;鼓励中俄11个同类大学联盟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好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共同举办好“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俄青少年学生汉语(俄语)比赛”“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中俄中小学生夏(冬)令营”等机制化品牌项目。与此同时,也应该对项目运作和活动安排进行不断创新,使其发挥的作用,就像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孙春兰副总理所阐述的那样:“中俄人文交流不仅肩负着传承中俄世代友好,巩固两国关系社会和民意基础的历史重任,而且肩负着服务各自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重任。”

三是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陪伴留俄学生成长,服务留俄学生成才。2017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肯定同学们心向祖国、追求进步,希望同学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总书记的回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在俄留学人员的报国热情,也极大地激励了教育处对在俄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去年中国在俄留学人员3.5万人,其中不乏来俄进修的国内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俄在华留学生1.9万,加上长短期交流人员,双方留学交流已接近9万人,正在向2020年突破10万人的目标稳步迈进。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在俄留学人员的工作,不仅是为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储备战略人才,而且陪伴广大在俄留学人员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国内国际关联度密切的一项工作。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是驻俄使馆教育处做好对广大在俄留学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遵循和指南。

我们将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切实做好广大在俄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努力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通过我们的工作,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赴俄留学规模。

四是结合学习教育部党组要求精神,形成学习自觉,化成工作动力。我们将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教育部党组和部领导一系列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自觉,加紧消化吸收,加深理解体会;我们将努力提炼会议精髓,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为发展中俄双边关系,扩展中俄人民交往,拓展教育交流渠道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神州学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回复    总编介绍     网站地图     京ICP备05082117号

版权所有: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本网站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制作维护,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96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