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动态

留俄前辈给你的实用留俄手册(二):俄罗斯是一个理想的留学目的国么?

2019-10-23    【浏览字体:     

选择留学目的国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当地整体环境、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等等,大致如下:

1、留学目的国的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等状况。包括留学目的国的政治稳定性、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学费和奖学金情况等;

2、留学目的国的高校情况。包括留学目的国高校的世界排名情况、其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专业和民众认可度情况等;

3、留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认可状况。包括其毕业生在中国国内及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发展状况等。

如果从这三方面来考察赴俄留学,能够发现:

1、俄罗斯的政治较为稳定,科技和文化较为发达,在一些领域还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经济方面也基本处在世界中上层水平。

从人均GDP的绝对指标来衡量,2013年俄罗斯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4467美元。之后,由于遭受欧美制裁卢布贬值的原因,人均GDP下降到了2017年的8664美元(但实际购买力并未下降这么多),这一数据与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均GDP基本相当。

科技方面,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急剧减少,很多科学家移居国外,但俄罗斯仍在众多科学领域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尤其在航空航天、物理、核科技、数学等领域。此外,俄罗斯在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和高超的水平。

俄罗斯还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钻石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和农业资源等也非常丰富,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俄关系方面,目前两国关系良好,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正致力于建设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在俄投资、设立代表处,需要大量的俄语人才。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留学俄罗斯的价值。

2、俄罗斯是世界上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历史上,在诸多领域都涌现出过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俄罗斯还是世界上少数拥有自己独立教育、科研体系的国家之一。这与苏联时期业已形成的教育传统有关。

十月革命后,苏联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异于西方的教育制度,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养,使苏联跻身于世界教育强国之列。

3、苏联教育曾对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伊始,大量苏联教育方面的理论著作和教材被翻译过来,深刻影响着当时中国的教育理念;苏联专家受邀请担任教育部的顾问、各级各类学校的顾问或教师;新中国还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等等。

从历史上来看,当年的留苏毕业生中各领域人才辈出,截至2009年,在当年的留苏学生中有200余位当选两院院士,可谓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群体。

4、俄罗斯留学费用相对较低,多数院校一年的学费在2000-6000美元左右(莫斯科大学和一些专业类院校,如莫斯科第一医科大学、苏里科夫美院等学费较贵,需10000美元左右/每学年)。生活费则因人而异,以莫斯科为例,如果是自己做饭的话,一般一个月需300-600美元左右。住宿费不同学校相差较大,一般一个月100-200美元左右,自己在外租房的话则需要视具体情况。

WX20191023-140131@2x.png

*以上数据来自赵世锋等,《俄罗斯留学旅游:学习、生活与安全指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5月,第25页。

随着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赴俄留学也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12年,中俄签署了《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要达到10万人。较之很多学费高昂的欧美高校,俄罗斯高校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性价比方面很有竞争力。而且考虑到未来人才需求缺口,目前较少的人数也为在俄留学的学生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长期以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在国人中似乎形成了这么一种认知:俄罗斯经济落后、到俄罗斯留学不安全,进而认为俄罗斯目前已经变为一个科技、教育落后的国家,不如欧美国家留学效益高。另外,国内一些较为流行的观点也认为,俄罗斯的社会治安状况不够理想。所以,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很多家长并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俄罗斯。但实际上,俄罗斯社会状况要比很多国人想象的好很多。在多了解俄罗斯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平安留学、成功留学并不困难。

根据俄教科部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中国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人数仅为24000多人(这一数据应不包括就读预科的人数)。同年中国在韩国的留学生人数超过6万,在日本近10万,更不用说美国、英国这些传统热门留学目的地国。也就是说,目前赴俄罗斯留学人数尚不及赴韩国的一半,这显然与俄罗斯的科研、教育水平不相称。

俄语中有一句谚语:“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希望大家可以从更为全面的角度了解俄罗斯,正视问题的同时更看到隐藏的广阔前景。

来源|神州学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回复    总编介绍     网站地图     京ICP备05082117号

版权所有: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本网站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制作维护,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96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5